欢迎登陆重塑心灵心理官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阅读分享
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是强迫吗?

很流行的一句话叫:很多奢侈品是智商税。

中产阶级在天朝已冉冉崛起,对于中产阶级身份的认同必然伴随着标配的:中产阶级车子、中产阶级房子、中产阶级孩子、中产吃喝住行及中产阶级教育,当然不得不说的是位于上层建筑短平快的学习资源,逻辑思维的成功、梁冬同学会受宠等等。

为构建身份认同,不断的在现金流和银行账单之间穿梭,财富的必须不断被开源,否则一旦出现意外,“中产阶级奴隶”的身份都将逝去;为了维持身份认同,减少焦虑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消费,也就是买买买,为付费课程、为付费阅读、为健身、为整容等等。

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,为什么最直接的方式会是消费呢?

可以让一个人嗑瓜子吃一小时,这一小时过得很快并且很愉快,如果让它做平板支撑一小时,恐怕十分钟都很难的!在吃瓜子的过程中,我们得到的正向反馈几乎是即时的,毕竟瓜子仁在瓜子被嗑开的一刻就属于我们的战果,每一次能迅速的享受到战果时,身体分泌的是快乐荷尔蒙,平板支撑虽然也会有成效、但需要的是周期未免相对较长,总是盯着成果看,夜长不仅梦多而且焦虑也多,排除焦虑等类似不舒服的感觉做的某些事情,跟中产阶级为维持身份,做出了诸多投入及相应消费都是缓解焦虑的主要来源。

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。有多少时候,看到标题很有韵味的文章马上收藏,心想:等哪天来细细看;有多少时候,想着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。请问问自己,收藏的美文有多少细细看过了?用钱节省下来的时间你是否用的有价值呢?当然了,我并没有驳斥“寸金难买寸光阴”的古训意思。

运用最简单易行的方式(收藏或金钱置换)完成了某件事,回过头考虑一下,我们没有当时去做那件事情,回避是什么?太忙?太忙?还是太忙? 

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拥有自由意志,我们在很大程度上相信自己可以主宰身体、主宰心灵。看似,中产阶级为实现身份认同,不断的工作,不断地赚钱和投入,在不断的角色交换中忙碌着通过各种“短平快”的方式趋利避害,跳出来看,他们却是被所谓的“身份认同”、所谓的“中产阶级标配”奴役着。

看起来,这个固化的“标配”跟强迫的仪式化行为有很多相似之处,“什么应该配什么”的固化思维模式让中产阶级犹如进入个牢笼,劳动所得并没有成为获得自由的手段,反而成为中产阶级陷阱的门票。

没什么应该不应该,也没有什么标配之说,一切不过是你的“心”在左右罢了,不过是为了填饱这颗饥渴、焦虑的心罢了。这个有了、还有想那个,永远都满足不了的是心瘾。

你的能力不需要用消费来证明,跳出消费主义陷阱;

你的头脑很清楚内心真正需求,安在当下体察心境。